妨父是什么意思,妨爹娘是什么意思

百科大全 日期:2025-05-25 06:56:01 浏览量( 编辑:臻房小谈

摘要:“妨父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,意为阻塞、阻挠父亲。这个词语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,原文是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。”这里的“不孝有三”指的是不孝的 ...

咨询电话:18O⒏982840

“妨父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,意为阻塞、阻挠父亲。这个词语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,原文是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舜不告而娶,为无后也。”这里的“不孝有三”指的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,其中一种就是没有后代,不能继承家业。而“妨父”可以理解为阻止或阻碍父亲成为祖辈,进而影响家族的延续和传承。

在现代社会中,“妨父”这个词语已经不再常用,但其所蕴含的尊重长辈、家族传承的观念仍然纸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
妨爹娘是什么意思

妨爹娘是什么意思

“妨爹娘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fáng diē niáng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妨害或阻碍父母,通常用于形容子女行为不端,对父母造成困扰或损害。它表达了一种对父母的负面情感和态度。

请注意,使用这个词语时应保持文明礼貌,避免伤害与他人的感情。

妨父是什么意思

妨父是什么意思

“妨父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为fáng fù。它的意思是指妨害父亲,即不孝顺父亲。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父亲不尊敬、不照顾或有害的父亲的行为或态度。

在《礼记·曲礼上》中,有对“妨父”的明确解释:“父母全而生子,子不得自专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父母都活着生了孩子,孩子不能自己做主。如果父母去世,儿子才能主丧。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,如果儿子不孝顺父亲,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或排斥。

此外,“妨父”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所出现,如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中提到:“臣闻君子爱人以礼,不宜苟私亲。”这里的“不宜苟私亲”可以理解为不应偏袒私情,包括不应妨害父亲。

请注意,“妨父”是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,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语境和对象。

购房微信:180982470

如果您还不明白,欢迎扫描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。

扫一扫咨询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