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啊,异口同声指什么

生活常识 日期:2025-09-25 02:16:12 浏览量( 编辑:臻房小赵

摘要:异口同声,“异口同声”意指大家的嘴巴都说出相同的话,形容意见一致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在某个问题或观点上,大家众口一词,表达出相同的看法。它体现了团结、和谐与共识 ...

咨询微信:⒈80⒏⒐2470

异口同声

“异口同声”意指大家的嘴巴都说出相同的话,形容意见一致。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在某个问题或观点上,大家众口一词,表达出相同的看法。它体现了团结、和谐与共识,是人们沟通交流、形成共识的重要方式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时,如果能够异口同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,就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,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。

异口同声指什么

异口同声指什么

“异口同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yì kǒu tóng shēng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大家的言论或意见完全一致,形容意见相同,没有分歧。其中,“异口”意指不同的嘴巴,“同声”则表示发出相同的声音,整体上就是很多人说同样的话。

这个成语出自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十四载》:“臣愚以为君子聚义,不宜以异口同声。” 这里的“异口同声”是用来形容在讨论国家大事时,大家能够一致地发表意见,而不是各执己见。

例如,在一个团队项目中,如果所有成员都同意某个方案,我们就可以说他们“异口同声”地支持这个方案。

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啊

异口同声是什么意思啊

“异口同声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读音为yì kǒu tóng shēng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,形容意见统一。它通常用于描述很多人对某个问题或观点有着相同的看法和意见。

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五载》:“群臣议稍定,虽御案有朱笔,皆不敢发,乃命各房俱集百官,使赵元振谕以是非,令皆伏,共识其意,乃出诏。” 这段文字描述了在唐玄宗时期,群臣在讨论朝政时,虽然面对朱笔批注的奏折,但大家都保持沉默,醉终在赵元振的说明下达成了共识。

“异口同声”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,常用于团体讨论、会议发言等场合,强调大家的一致性和共识。

打折电话:1889828470

如果您还不明白,欢迎扫描右侧二维码了解更多。

扫一扫咨询最新消息